TADAO ANDO:ENDEAVORS Taipei, Taiwan

全球巡迴最終站台北《挑戰——安藤忠雄展》

Tadao Ando Architect & Associates|安藤忠雄建築師事務所

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:「建築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挑戰,如果不去挑戰,就不能指望會有進步。」


《挑戰——安藤忠雄展》在全球巡迴,繼日本、法國、義大利、中國,來到最終站—「對話之地」的臺灣。由忠泰美術館主辦的展覽充分展示安藤忠雄在這半世紀以來,將建築視為一次次挑戰的 奮鬥歷程,展覽分為「空間的原型」、「城市的挑戰」、「景觀的創造」、「與歷史對話」四大主題,從小尺度的空間型態探討到大尺度的城市宏觀視野,從抽象思考的手稿至精準尺度實現空間理想的圖面、模型,深度體驗安藤忠雄的建築觀。

「空間的原型」此區展示安藤忠雄建築生涯前半段的作品,「住吉的長屋—東宅」在城市中開創 另一世界使人回歸於自然,所謂的自然非指植栽化,而是經由建築語言安排自然之序,在空間感知四季時節變化,朝夕光影節奏。1:1 復刻的「光之教堂」藉由四向貫穿的十字架開口引入光,營造與空間內部昏暗對比出的神聖空靈氣息,捨棄一切修飾,呈現最純粹的建築空間。

 

「城市的挑戰」展區探討建築空間必須承載更多公眾性,組織建築內部型態的動作擴大到都市空間、建築群體尺度。「中之島計畫I I—都市蛋空間」的新舊建築共存與對立、「中之島計畫I I—地層空間」對於都市空間的想像更加開放。

「景觀的創造」主題相對於「城市的挑戰」,除了承擔公共建築的多元性,更重要的是遵從自然地景文化。安藤忠雄以輕柔的力度,將建築融合於地景中。作品「頭大佛」從遠處觀看,被丘陵包覆住的大佛低調而不易察覺,天光經由近四十米長的廊道將收縮至長廊盡頭,最後灑落於十三米五高的佛像上,仰首凝視,佛像在建築語彙描繪下,被賦予更高的禪意。「直島計畫」沒有整體規劃的操作,而是透過各個建築因應不同地域性,重新思考建築與自然的關係。

最後「與歷史對話」中可以看到安藤忠雄對於歷史的態度除了保存、修復歷史建物過去的狀態之外,更嘗試在其中展現他對於 當代空間的詮釋。輔竣工的「證券交易所(皮諾私人美術館)」藉由環狀步行空間漫步其中,以不同視角重新審視歷史古蹟,扮演著時空紐帶,連結過去及未來。

 

展覽以不同層次區分出建築帶來的挑戰,安藤忠雄認為構成建築有三大要素不可少,一是材料,二是幾何學,三則為自然元素。純粹肌理的材料,幾何學提供基礎框架,自然賦予空間精神,三要素缺一不可構成安藤忠雄的建築觀點,回應著不同背景下衍生出的各式挑戰。而他也表示未來將會與忠泰集團合作,在台灣蓋一座兒童圖書館,引發另一種挑戰。

Tadao Ando Architect & Associates|安藤忠雄建築師事務所
1941 年出生於日本大阪,自學建築學,1969 年成立安藤忠雄建築師事務所,主要作品包括光明教堂、普立茲藝術基金會、地中美術館等,榮獲日本建築學會獎(AIJ)、日本藝術學院獎、普立茲克建築獎、國際建築師聯盟(UIA)金獎等國際大獎,1991 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)和1993年在蓬皮杜中心舉辦個展。在耶魯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。1997 年起在東京大學教授2003年起擔任東京大學榮譽教授。
延伸閱讀